廣告

woman 的詞源

woman(n.)

「成年女性人類」,中古英語 womman,來自晚期古英語 wimmanwiman(複數 wimmen),字面意思為「女人-男人」,是早期 wifman(複數 wifmen)「女人;女性僕人」(8世紀)的變體。這是一個由 wif,較早的「女人」一詞(參見 wife)+ man 以「人類」的意義(參見 man (n.))組成的複合詞。

It is notable that it was thought necessary to join wif, a neuter noun, representing a female person, to man, a masc. noun representing either a male or female person, to form a word denoting a female person exclusively. [Century Dictionary]
值得注意的是,認為有必要將 wif,一個中性名詞,代表女性,與 man,一個陽性名詞,代表男性或女性,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專門表示女性的詞。[世紀詞典]

比較荷蘭語 vrouwmens「妻子」,字面意思為「女人-男人」。這種構成在英語和荷蘭語中是獨特的。在英語中,它取代了 wifquean 作為「女性人類」,如耶穌對他母親的回答,在盎格魯-撒克遜語福音書中 la, wif, hwæt is me and þe?(約翰福音 ii:4「女人,我與你有什麼關係?」)。

在中古英語中,因 -w- 的圓唇影響,發音發生了變化(比較 wood (n.),古英語 wudu,較早的 widu)。複數 women 保留了原始的元音音素。從 wi-wu- 的拼寫變化在約公元1200年被證實,抄寫的變化到13世紀晚期為 wo-(參見 come (v.))。世紀詞典(1891年)建議拼寫 *womman「會更好」,以及 *woolf 代替 wolf

「妻子」的意義,現在主要限於美國方言使用,從15世紀中期起被證實。在美式英語中,lady是「在鬆散和特別禮貌的用法中,一位女性」([Craigie,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英國旅行者對這一特點進行了評論;在美國,這一習俗被認為特別南方,但英國人僅僅視其為美國的。

This noble word [woman], spirit-stirring as it passes over English ears, is in America banished, and 'ladies' and 'females' substituted; the one to English taste mawkish and vulgar; the other indistinctive and gross. The effect is odd. [Harriet Martineau, 1837]
這個高貴的詞彙[woman],在英語耳中激動人心,在美國卻被驅逐,取而代之的是「女士」和「女性」;前者對英國人來說過於矯情和粗俗;後者則不具區別性且粗糙。這個效果很奇怪。[Harriet Martineau, 1837]

Woman-hater「厭女者,對女性普遍有厭惡感的人」,來自約公元1600年。Women's work,被認為適合女性的工作,來自1660年代。

Woman suffrage出現於1867年。Women's movement出現於1902年(woman movement出現於1883年)。Women's liberation從1966年起被證實;women's rights來自1840年,1630年代有一個孤立的例子。Womanism出現於1863年。

woman question「關於女性權利的爭議」出現於1838年。

Among the much vexed questions of the day, what is technically called the woman question has a strong prominence. Not only has it been talked upon and written upon, but acted upon in real life. The words, that seemed a wonder and abomination in the mouth of Mary Wolstoncraft, have now become familiar sounds. ["The Woman Question" in Western Messenger, November 1838]
在當前眾多困擾人們的問題中,技術上所謂的女性問題具有強烈的突出性。不僅被討論和寫作,還在現實生活中付諸實踐。瑪麗·沃斯頓克拉夫特口中的那些話,如今已成為熟悉的聲音。[「女性問題」在《Western Messenger》,1838年11月]
woman

相關條目

“come”是一個基本的不及物動詞,古英語 cuman “帶着到達某個地方的目的或者爲了到達某個地方而移動; 也指出現、變得可察覺、恢復、到達、集合”(第四類強動詞; 過去式 cuomcom,過去分詞 cumen),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kwem-(也是古撒克遜語 cuman 、古弗里斯蘭語 kuma 、中古荷蘭語 comen 、荷蘭語 komen 、古高地德語 queman 、德語 kommen 、古諾爾斯語 koma 、哥特語 qiman 的來源),源自 PIE 詞根 *gwa- “去,來”。

中古英語用 -o- 代替古英語的 -u- 是一種寫手的習慣,旨在避免在舊式手寫體中誤讀字母,因爲字母會擠在一起(參見 U)。現代過去式形式 came 是中古英語,可能來自古諾爾斯語 kvam,取代了古英語 cuom

“發生,出現”的意思早在12世紀初就有了(come to pass “發生,出現”的意思是在1520年代出現的)。作爲一種行動邀請,約於1300年; 作爲對一個人的呼叫或呼籲(通常是擴展形式:“come, come,”“come, now”),於14世紀中期出現。1884年, Come again? 作爲一種隨意詢問“你說什麼?”的方式被證實。有關性的意義,請參見 cum

與介詞結合的能力非常強(NTC 的“短語動詞詞典”列出了198種組合); 請考慮 come to “恢復意識”, come over “擁有”(作爲一種情感), come at “攻擊”, come on(感嘆詞)“認真”,以及 come off “發生,有一定的成功”(1864年)。其他常見的表達方式包括:

come down with “患上”(疾病),1895年; come in,指無線電操作員,“開始講話”,1958年; come on “增長或發展”,約於1600年; come out,指年輕女子,“正式進入社交界”,1782年; come round “恢復正常或更好的狀態”,1841年; come through “按預期或期望的行事”,1914年; come up “成爲關注的話題”,1844年; come up with “產生,提出”,1934年。

have it coming “應得的懲罰”始於1904年。到 come right down to it “到達基本事實”始於1875年。

約公元1200年,lafdi, lavede,源自古英語hlæfdige(諾森布里亞方言為hlafdia,麥西亞方言為hlafdie),意為“家中的女主人,領主之妻”,顯然字面意思是“揉麵包的人”,來自hlaf“麵包”(參見loaf (n.))+ -dige“女僕”,這與dæge“麵團製作者”有關(這是dairy的第一個元素;參見dey (n.1))。也可比較lord (n.))。《世紀詞典》認為這個詞源“不太可能”,而《牛津英語詞典》則評價其“在意義上不是很合理”,但似乎沒有人能給出更好的解釋。

14世紀中期,中間的-f-消失了(比較woman, head, had)。該詞在英語之外未見,除非是從英語借來的。“社會上地位較高的女性”這一意義約在1200年出現;“舉止和感情適合於社會高階層的女性”這一意義始於1861年(ladylike表達這一意義的證據可以追溯到1580年代,ladily約在1400年)。“被選為騎士愛慕對象的女性”這一意義始於14世紀初。自1890年代以來,通常用作對任何女性的稱呼。

自古英語以來,該詞用於聖母瑪利亞,因此在植物名稱、地名等中有許多延伸用法,來自單數屬格hlæfdigan,在中古英語中與主格合併,因此lady-常常代表(Our) Lady's,如在ladybug中。

Lady Day(13世紀末)是聖母報喜節(3月25日)。Ladies' man首次記錄於1784年;lady-killer“被認為對女性有致命吸引力的男人”始於1811年。Lady of pleasure記錄於1640年代。Lady's slipper作為一種蘭花類型始於1590年代。

廣告

woman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woman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woman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