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1200年, religioun,“受修道誓言束縛的生活狀態”,也指“表明對神力的信仰和尊敬以及渴望取悅神力的行爲或行動”,源自盎格魯-法語的 religiun(11世紀),古法語的 religion, relegion,“虔誠,獻身; 宗教社區”,直接源自拉丁語的 religionem(主格 religio),意爲“尊重神聖之物,尊崇神靈; 有良心,有正義感,有道德義務; 敬畏神靈; 神聖的服務,宗教儀式; 一種宗教,一種信仰,一種崇拜方式,一種教派; 聖潔,神聖”,在晚期拉丁語中指“修道生活”(5世紀)。
這個動作名詞由西塞羅從 relegere “再次經歷”(在閱讀或思考中)中派生而來,源自 re- “再次”(見 re-)+ legere “閱讀”(見 lecture(n.))。然而,後來的古代人(塞爾維烏斯,拉克唐修斯,奧古斯丁)的通俗詞源學和許多現代作家的解釋將其與 religare “緊緊綁定”(見 rely)聯繫起來,通過“對人類和神之間的義務”或“紐帶”這一概念。在這種情況下, re- 將是強調的。另一個可能的起源是 religiens “小心謹慎”,與 negligens 相反。
在英語中,“特定的信仰體系,崇拜神靈或神靈的方式”是在約1300年左右出現的; “承認並效忠於一種更高、看不見的力量的生活方式(被認爲是應得的)”的意義則來自於153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