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stiffen 的詞源

stiffen(v.)

在15世紀初,stifnen 這個詞的意思是「使堅定」。到了1620年代,它的意思轉變為「使變得僵硬或剛性」,這是由 stiff(形容詞,意為「僵硬的」)加上 -en(動詞後綴,表示動作的持續或變化)組成的。到了1690年代,這個詞還發展出不及物動詞的用法,意指「變得或逐漸變得不那麼靈活」。早期的用法中,這個動詞更簡單,直接用 stiff,意思是「獲得力量,變得強壯」,這個用法出現於14世紀末。相關詞彙還包括 Stiffened(過去式,意為「已變得僵硬」)、stiffener(名詞,意為「增強剛性的人或物」)、stiffening(名詞,意為「變僵或變剛的過程」)。這個詞與德語的 steifen(意為「使僵硬」)有相似之處。

相關條目

中古英語的 stif 來自古英語的 stif,意指「僵硬、不易彎曲」,在物理上常常暗示著死後僵硬(僵屍),源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stifaz,「不屈服、不靈活」(這個詞也衍生出荷蘭語的 stijf、古弗里斯語的 stef、古高地德語的 stif、德語的 steif,意為「僵硬」;古諾爾斯語的 stifla 則意為「窒息」)。

這個日耳曼語詞據說源自原始印歐語的 *stipos-,來自詞根 *steip-,意為「壓緊、打包、塞滿」(同源詞還包括梵語的 styayate「凝固」、stima「緩慢」;希臘語的 stiastion「小石頭」,steibo「壓緊」;拉丁語的 stipare「壓實、壓縮」,可能還有 stipes「樹幹、柱子」;立陶宛語的 stipti「變硬、變僵」,stiprus「強壯」;古教會斯拉夫語的 stena「牆」)。不過,Boutkan 提出了另一種可能性,認為這些日耳曼語詞可能是從 staff(名詞,意為「棍棒、杖」)的詞彙中引申而來的隱喻用法。

這個詞的延伸意義包括「強烈、暴力;難以掌控或克服」。在描述戰鬥和競賽時,約在13世紀中期開始用來形容「激烈、倔強、競爭激烈」。大約在1300年起,用於形容風或水流的強勁;1813年起,則用來形容酒精的烈性。在中古英語中,還有「強大、堅定、不動搖、果斷」的意思,並且常與 strong 形成押韻搭配。

在描述物質時,約在15世紀初期開始用來形容「不流動、粘稠而有韌性」。大約在1300年起,則用來形容「動作不自然或不靈活」。大約在1600年起,又用來形容「儀式過於僵硬、不易親近或優雅的舉止」。keep a stiff upper lip(保持堅定的態度)最早出現於1811年。相關詞彙:Stiffly

這是一個詞綴,用於從形容詞或名詞中構成動詞(例如 darkenweaken)。源自古英語 -nian,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inojan(也是古諾爾斯語 -na 的來源),源自印歐語形容詞後綴 *-no-。在中古英語和早期現代英語中最爲活躍,因此以 -en 結尾的大多數動詞相對較新。

    廣告

    stiffen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stiffen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tiffen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