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style 的詞源

style(n.)

大約在14世紀初,stile這個詞的意思包括「書寫工具、鋼筆、刻寫工具;一段書面論述、敘述、專題論文」,還有「作者特有的修辭風格、表達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舉止、行為、處事風格」。

這個詞源自於古法語的stileestile,意指「風格、時尚、方式;樁、圍欄」,而其根源則可追溯至拉丁語的stilus,意為「樁、書寫工具、書寫方式、表達模式」,可能與英語的stick(動詞)有相同的來源。

英語中這個詞的拼寫受到希臘語stylos(意為「柱子」)的影響而有所改變,儘管從詞源上來看,它們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聯繫。

這個詞的意義演變似乎是從「書寫工具」開始,接著轉變為「書寫行為」,再到「書寫方式」,然後演變為「特定作者的書寫表達風格」(大約在14世紀初期進入英語),隨後被用來描述其他活動中的表達方式,最終演變為「外在表現的獨特風格」,並泛指任何特定的模式或形式(到18世紀末時)。

在1570年代,這個詞與substance搭配使用,並被區分開來。單獨使用時,意指「優雅的風格」,出現於1580年代;而作為「出色的外觀、引人注目的特質」,則在1807年被記錄下來。

自1706年起,這個詞被用來描述「藝術家特有的熟練表現方式」,後來這一概念也延伸到了體育等領域。1794年,它被用來表示「根據外觀判斷的類型、品種」。而「獨特或特徵性的服裝風格」則出現在1814年。

1934年起,這個詞被用作詞綴,表示「類似或特徵於某種風格」,例如「____風格」。1967年,它與副詞結合,表達「以某種方式」,而1944年起,與名詞結合,表示「特徵或適合於某種風格」(如family-style),並在《牛津英語詞典》中標註為「非常口語化」。

In style這一表達,意指「符合當前流行的要求」,出現於1785年。

style(v.)

大約在1500年,這個詞的意思是「用頭銜稱呼某人」,到了1560年代,又有了「給予名稱」的意思,這來自於style(名詞)。

到了1934年,「以(時尚的)風格排列」的意思出現了,特別是指髮型方面。1974年,非裔美國人的口語中出現了「以炫耀的方式行事或表演」的俚語意義。相關詞彙包括StyledstylingStyling(名詞)指「時尚排列的結果」,在1959年的廣告中首次出現。

相關條目

中古英語的 stiken 來自古英語的 stician,意思是「刺穿或穿刺,用武器刺擊;貫穿;驅使」,也有「保持嵌入、固定不動、被固定住」的意思。這源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stekanan,意為「刺、戳、尖銳」(同源詞還包括古撒克遷語的 stekan、古弗里西語的 steka、荷蘭語的 stecken、古高地德語的 stehhan,以及現代德語的 stechen,都意指「刺、戳」)。

這個詞被重建為來自原始印歐語的 *steig-,意為「黏附;尖銳」(同源詞還包括拉丁語的 instigare,「驅使」、instinguere,「激勵、推動」;希臘語的 stizein,「刺、穿刺」,stigma,「用尖銳工具留下的印記」;古波斯語的 tigra-,「尖銳、鋒利」;阿維斯塔語的 tighri-,「箭」;立陶宛語的 stingu, stigti,「保持不變」;俄語的 stegati,「縫被子」)。

語源學家曾試圖將其與 *stegh- 連結,這是重建的原始印歐語詞根,意指 sting(刺、刺痛)。不過,Boutkan(2005年)指出,這一連結存在「形式上的問題」,且兩者之間的關係「仍不明確」。

大致上可以理解為「將某物放置在會保持不變的地方」,無論是否涉及穿透。因此,它也引申出「長久留存在心中的印象」的比喻意義,大約出現於1300年左右。到了15世紀中期,這個詞又演變出「堅持某種行動,堅決主張」的意思。作為及物動詞,「將某物固定在某處」的用法最早可追溯至13世紀晚期。相關詞彙包括 Stuck(過去式)、sticking(現在分詞)。

表達 stick out(「突出、伸出」)的用法出現於1560年代。俚語 stick around(「留下來」)則始於1912年;而 stick it 作為粗魯的建議表達,最早見於1922年。短語 Sticking point(「堅持的底線,拒絕妥協的地方」)則出現於1956年。Sticking-place(「任何物品放置後都不會移動的地方」)最早可追溯至1570年代;現代用法大多是對莎士比亞作品的回響。

大約在公元1300年,substaunce這個詞最初用來指「三位一體中各位的神聖部分或本質」。到了14世紀中期,在哲學和神學領域,它的意思擴展為「獨立存在的事物;本質特性;某類事物的種類或類型;真實或基本的部分」。這個詞源自古法語的sustancesubstance,意指「財物、財產;本質、組成」(12世紀),而其最終來源則是拉丁語的substantia,意為「存在、實質、物質」。這個詞又來自於substans,即substare的現在分詞,原意是「堅定不移地站立,或是位於某處,存在於某地」,由sub(意為「直到、在……之下」,參見sub-)和stare(意為「站立」,源自原始印歐語詞根*sta-,意為「站立、使堅固」)組成。

拉丁語的substantia則是對希臘語ousia的翻譯,後者的意思是「某物的本質或財產;任何事物的存在、本質或特性」。

到了14世紀中期,這個詞的比喻和一般意義開始出現,指「任何形式的物質或材料」。而作為「物質財富、財產、商品」的意思則在14世紀晚期被記錄下來。

此外,這個詞還用來指「某項研究、演講等的主題或內容」,這一用法同樣出現在14世紀晚期。至於「演講或寫作所表達的意義」,與風格、形式或表現區分開來的用法,則是在1780年才被確立。

廣告

style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style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tyle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