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tempest 的詞源

tempest(n.)

「強烈的風暴;伴隨著雨、雪、冰雹等的猛烈強風」,這個詞出現於13世紀末,源自古法語 tempeste,意指「暴風雨;騷動、戰鬥;流行病、瘟疫」(11世紀),進一步追溯至俗拉丁語 *tempesta,最終來自拉丁語 tempestas,意為「暴風雨、騷動;天氣、季節;時機、時間」,而這又是從 tempus(時間、季節)演變而來的(參見 temporal (adj.1))。

在拉丁語中,這個詞的意義演變歷程是從「時間段」到「天氣段」,再到「惡劣天氣」,最後才演變為「暴風雨」。在從俄羅斯到布列塔尼的多種語言中,表示「天氣」的詞最初都是表示「時間」的詞。

在英語中,「劇烈的騷動、激動、興奮」這種比喻意義早在14世紀初就有記錄。比喻性表達tempest in a teapot(小題大作)則可追溯到1818年;而類似的表達在其他形式中更早就存在,例如storm in a creambowl(1670年代)。

相關條目

1580年代,“印度洋交替的貿易風”來自荷蘭語 monssoen,源自葡萄牙語 monçao,來自阿拉伯語 mawsim “一年中的時期,適當的季節”(用於航行、朝聖等),源自 wasama “他標記”。葡萄牙水手在印度洋撿到了這個阿拉伯詞,用於指每年都會出現的任何事物(如節日),並擴展到一年中季風從西南吹的季節(4月至10月),這時風向適合前往東印度羣島。在印度,夏季季風比冬季更強烈,被廣泛地稱爲“季風”。它還帶來大雨,因此在雨季期間意味着“大雨的強烈降雨”。相關: Monsoonal

在14世紀末,「世俗的,與現世生活有關的」,也指「地球的,凡間的」,還有「暫時的,僅持續一段時間的」。這個詞源自古法語 temporal(意為「世俗的」),直接來自拉丁語 temporalis,意指「時間的,表示時間的;但僅限於一段時間的,暫時的」,其根源是 tempus(屬格 temporis),意為「時間,季節,時刻;適當的時間或季節」。這個詞又源自原始意大利語 *tempos-,意思是「伸展,測量」,根據德·范的說法,這來自原始印歐語 *temp-os,意為「被伸展的」,而其詞根 *ten- 則表示「伸展」,整體概念可以理解為「時間的延續」。

雖然在時間上有限,但比起 temporary(暫時的),它的持續性更強。到了1877年,「時間的,與時間有關的」這一意義開始流行。相關詞彙包括 Temporally(時間上)。作為名詞,這個詞在14世紀末期用來指「世俗的事物;世俗的關注」。而 Temporalty(意指「平信徒」)則在14世紀末期出現。至於 Temporalism(「世俗主義,沉迷於世俗事務」),這一概念則是在1872年提出的,並被視為對宗教精神的反對。

廣告

tempest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tempest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tempest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