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ten-strike 的詞源

ten-strike(n.)

在保龄球中,投球击倒所有十个瓶子的动作,1840年起,来自 ten + strike (n.) 在保龄球意义上的用法。因此,比喻义上指“完全成功或决定性的事物”。

相關條目

1580年代,「打擊、攻擊或向獵物發動攻擊的行為」,源自 strike(動詞)。早期的名詞形式是 striking(名詞),約在1400年使用。

「一群員工協調性地停止工作」這一意義出現於1810年(在 general strike 中)。擴展意義(如 hunger strike)則出現於1889年。Strike-breaker(意指「破壞罷工者」或「替工」)則出現於1904年。

在棒球中,這個詞的使用可追溯至1841年,最初意指「擊球、與球接觸」,不論球的去向如何。若擊中的球未落入公平區域,則稱為 foul strike(約在1874年,後來稱為 foul ball),並算作擊球者的失誤。隨著 hit(名詞)被用來表示「使球進入比賽的接觸」,並可能得分,strike 則保留用於「犯規擊球」以及「揮棒未中」,這兩者均算作擊球者的失誤。

這些意義在1890年代逐漸形成:針對擊球者的「未能成功擊球」意義出現於1896年;而針對投手的「投球過本壘板,且裁判認為擊球者應該揮棒的球」意義則出現於1891年。

「有two strikes(兩次失誤,最多三次)」這一比喻意義,即「僅剩最後機會」,出現於1938年。Strike zone(「想像中的矩形區域,以擊球者的肩膀和膝蓋為上下邊界,以本壘板邊緣為左右邊界」)則出現於1927年。可參考棒球中用 K 來表示「三振出局」的簡寫。

在保齡球中,「用一球擊倒所有球瓶」的意義(有時也稱 ten-strike)可追溯至1859年。「突襲性軍事攻擊」的意義則始於1942年。

"比九多一,兩倍於五; 比九多一的數字; 代表這個數字的符號; " 古英語 ten(Mercian), tien(West Saxon),形容詞和名詞,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tehun(也是古撒克遜語 tehan,古諾爾斯語 tiu,丹麥語 ti,古弗里斯蘭語 tian,古荷蘭語 ten,荷蘭語 tien,古高地德語 zehan,德語 zehn,哥特語 taihun "ten"),源自 PIE 詞根 *dekm- "ten"。

意思是"十點鐘",始見於1712年。俚語 Tenner "十英鎊紙幣",首次記錄於1861年; 作爲"十美元紙幣",始見於1887年(在這個意義上, ten-spot 的使用可以追溯到1848年)。德克薩斯人誇大其詞的 ten-gallon hat 始見於1919年。你不願意觸碰某物的 ten-foot pole(1909年)最初是一個 40-foot pole; 這個概念是保持距離,就像在與魔鬼共進晚餐時使用長勺的建議一樣。

From thirty feet away she looked like a lot of class. From ten feet away she looked like something made up to be seen from thirty feet away. [Raymond Chandler, "The High Window," 1942] 
從三十英尺的距離看,她看起來很有氣質。從十英尺的距離看,她看起來像是爲了從三十英尺的距離看而打扮的東西。[雷蒙德·錢德勒,《高窗》,1942年]

Ten-four "我明白,已收到信息",從1962年開始在流行術語中出現,源自公民無線電和緊急調度無線電的10代碼(在美國於1950年開始使用)。

    廣告

    分享「ten-strike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ten-strike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