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strike 的詞源

strike(v.)

中古英語的 striken 來自古英語的 strican(過去式 strac,過去分詞 stricen),意指「輕輕掠過、撫摸、拂平、擦拭」(這些意義如今已經過時),還有「走、移動、前進、繼續前行」的意思。這些詞源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strikanan,同樣的詞根在古挪威語中變成了 strykva(「撫摸」),古弗里斯語的 strika,中古荷蘭語的 streken,現代荷蘭語的 strijken(「平滑、撫摸、擦拭」),古高地德語的 strihhan,以及現代德語的 streichen。這些詞最終都源自原始印歐語的詞根 *strig-,意為「撫摸、擦拭、壓迫」(參見 strigil)。

這個詞與 streak(名詞)和 stroke 有關,並可能受到古挪威語 striuka 的影響,特別是在意義發展上。「前進、繼續」的用法在短語 strike for 中得以保留,意為「朝著某個方向前進」。

這個詞在14世紀初開始發展出「擊打」的及物意義。到14世紀中期,「碰撞、撞擊」的意思出現了;而「用錘子擊打」的意義也在同一時期形成;至14世紀晚期,則開始用來指「用飛行物體擊中」。短語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1560年代)來自鍛造業,形象地表達了「趁熱打鐵」的道理。

「取消或刪除」(如同用筆劃去某物)的意義在14世紀晚期出現。到15世紀中期,這個詞又被用來表示「達成或完成」某項協議等。短語 strike a balance 源於「結算賬目」(1530年代)這一意義。

「通過敲擊或撞擊(如用燧石)產生火花或火焰」的用法出現於15世紀中期;至1880年代,則專指火柴的點燃。關於閃電等自然現象的用法出現於14世紀晚期;而對疾病的描述則始於1520年代;至1570年代,則用來形容上帝的懲罰。

「用力擊打以留下印記」(如在硬幣上鑄造圖案)的意義出現於15世紀中期。因此,這個詞後來也引申出「在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強烈打動某人」(1610年代)的比喻意義。

在鐘錶領域,這個詞於15世紀初被用來表示「報時」(不及物動詞),源於槌子敲擊鐘聲的過程;而「使(鐘聲)響起」(在特定時間報時)的及物用法則出現於1510年代。

在短語 strike a poseattitude 等中,「堅定地擺出某種姿勢,陷入某種狀態」的意義出現於1825年。「偶然發現,意外找到」(如石油、靈感等)的用法則出現於1835年,特別是在淘金、打井等行業中,因此衍生出 strike it rich(1854年)這一表達。

這個詞在棒球運動中的使用始於1853年,但其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了逆轉(參見 strike(名詞))。

「拒絕工作以迫使雇主滿足要求」的意義始於1768年,可能源於「罷工」或「停工」的概念,或者是威脅性行動的表達,還可能來自水手們在拒絕出海時,象徵性地「降下」(striking)船帆的習慣(1768年),這一用法保留了原始意義,即「使平整、光滑」。

在早期13世紀,strike 開始用來表示「降下」(如降下船帆),後來又引申為降下國旗或軍旗以示尊敬,但隨後也被用來表示投降或屈服。因此,這個詞還被用來形容「放下帳篷」(1707年)、舞台布景等物品。

strike(n.)

1580年代,「打擊、攻擊或向獵物發動攻擊的行為」,源自 strike(動詞)。早期的名詞形式是 striking(名詞),約在1400年使用。

「一群員工協調性地停止工作」這一意義出現於1810年(在 general strike 中)。擴展意義(如 hunger strike)則出現於1889年。Strike-breaker(意指「破壞罷工者」或「替工」)則出現於1904年。

在棒球中,這個詞的使用可追溯至1841年,最初意指「擊球、與球接觸」,不論球的去向如何。若擊中的球未落入公平區域,則稱為 foul strike(約在1874年,後來稱為 foul ball),並算作擊球者的失誤。隨著 hit(名詞)被用來表示「使球進入比賽的接觸」,並可能得分,strike 則保留用於「犯規擊球」以及「揮棒未中」,這兩者均算作擊球者的失誤。

這些意義在1890年代逐漸形成:針對擊球者的「未能成功擊球」意義出現於1896年;而針對投手的「投球過本壘板,且裁判認為擊球者應該揮棒的球」意義則出現於1891年。

「有two strikes(兩次失誤,最多三次)」這一比喻意義,即「僅剩最後機會」,出現於1938年。Strike zone(「想像中的矩形區域,以擊球者的肩膀和膝蓋為上下邊界,以本壘板邊緣為左右邊界」)則出現於1927年。可參考棒球中用 K 來表示「三振出局」的簡寫。

在保齡球中,「用一球擊倒所有球瓶」的意義(有時也稱 ten-strike)可追溯至1859年。「突襲性軍事攻擊」的意義則始於1942年。

相關條目

15世紀晚期,“指責”; 1590年代,“打擊,一擊”,源於 hit(動詞)。意思爲“成功的戲劇,歌曲,人物”等,始於1811年,“命中目標,成功”的動詞意義(約1400年)。黑社會俚語意爲“殺人”始於1970年,源自犯罪俚語動詞意爲“計劃殺死”(1955年)。從諸如 hit the bottle 的短語中誕生了“麻醉藥劑量”的意思,始於1951年。

這是羅馬字母的第十一個字母,源自希臘語的 kappa,又源自腓尼基語的 kaph 或類似的閃族語源,據說字面意思是"手的空洞",因其形狀而得名。

在古典拉丁語中使用較少,早期大多數詞彙(例外的詞彙具有儀式重要性)都遵循使用 -c-(源自希臘語伽瑪的字符)的拼寫。在晚期拉丁語中, -c- 的發音發生了變化(朝向"s"的方向)。希臘名字被引入拉丁語後也被規範化爲 -c- 的拼寫,然後經歷了晚期拉丁語的音變; 因此有了 CyrusCirce 的現代發音。爲了保持他們的發音清晰,許多在這次音變後進入拉丁語的希臘詞(通常是教會用詞)傾向於用拉丁語的 -k- 代替希臘語的 kappa。

因此, K- 在中世紀拉丁語中成爲了 -c- 的補充字母,用於希臘語和外來詞。但是,大多數源自拉丁語的語言對它的需求很小,因爲它們已經演變出其他的音變解決方案。

K- 在古英語中也很少見。諾曼征服後,新的書寫習慣限制了 -c- 的使用,並擴大了 -k- 的使用,從13世紀開始在英語拼寫中常見。這可能是因爲 -c- 的音值在法語中正在演變,而另一個字母可以清楚地標記出"k"的音值,供在英語中工作的抄寫員使用。更多信息,請參見 C

在從阿拉伯語、希伯來語、土耳其語、日語、夏威夷語等語言轉寫的詞彙中,它代表了幾種不同的音素。在現代使用中,其中一些現在與 kh- 一起使用; 在較早的借用詞中,它們通常遵循傳統的英語拼寫,用 C- 寫成(CoreaCaaba 等)。

作爲 potassium 的符號,它代表拉丁語的 kalium "鉀"。在 CMYK 作爲商業印刷的顏色系統中,它意味着"黑色",但似乎代表了在專業印刷意義上的 key。俚語中表示"一千美元"是在20世紀70年代,源自 kilo-K 作爲容量的度量單位(特別是在計算機內存中)表示"一千",也是 kilo- 的縮寫。

作爲棒球記分卡中"三振出局"的標誌,它可以追溯到1874年,據說代表了 struck 的最後一個字母。記分卡符號的發明歸功於英國出生的美國報紙記者亨利·查德威克(1824-1908),主要在舊紐約的"Clipper"工作,他從1858年開始寫棒球,他是這樣解釋的:

Smith was the first striker, and went out on three strikes, which is recorded by the figure "1" for the first out, and the letter K to indicate how put out, K being the last letter of the word "struck." The letter K is used in this instance as being easier to remember in connection with the word struck than S, the first letter, would be. [Henry Chadwick, "Chadwick's Base Ball Manual," London, 1874]
史密斯是第一個擊球手,他在三次揮棒後出局,這被記作數字"1"表示第一個出局,字母 K 表示出局的方式,K 是"被擊中"這個詞的最後一個字母。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字母 K 比使用 S,這個詞的第一個字母,更容易記住。[亨利·查德威克,《查德威克的棒球手冊》,倫敦,1874年]
廣告

strike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strike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trike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