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語 putten,源自晚期古英語 *putian,意爲“推、推、推”(某人或某物; 現已過時的意義),還有“移動或物體物理上將其放置在某種情況下”,隱含在 putung “煽動,敦促”中,字面意思是“放置”; 與 pytan “放出,推出”(眼睛)有關,可能來自一個也產生了丹麥語 putte “放置”,瑞典方言 putta; 中古荷蘭語 pote “嫩芽,植物”,荷蘭語 poten “種植”,古挪威語 pota “戳”。
過時的過去時態形式 putted 可追溯到14世紀至15世紀。從公元1300年開始,尤其是“用手臂向上和向前的動作投擲”(Will. Putstan 從1296年開始用作名字)。從14世紀中葉開始,引申義爲“使(某人)處於某種特定的狀態或條件”; 14世紀末開始,如 put to death,約1400年; put to shame,15世紀中葉。從14世紀中葉開始,意爲“做出宣言,在言語或書寫中表達”,因此也指“以特定方式表達或陳述”,1690年代,還指“提出或提供給某人考慮”。
put (something) back 始於1530年代,意爲“阻礙,延遲”; 1816年開始,意爲“恢復到原來的位置或狀態”。put (something) down 指“以武力或權威結束”(叛亂等)始於14世紀中葉。put upon(某人)“戲弄,欺騙”始於1690年代。put up with 指“容忍、接受、忍受而不抗議或怨恨”(1755年)可能來自 put up “接受”(自己的住所等),1727年。put (someone) up 在及物動詞中的意思是“提供住宿和招待”始於1766年。put (someone) on 指“欺騙”始於1958年。put upon(某人)“戲弄、欺騙、施加壓力”始於169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