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移除廣告嗎?登入查看更少的廣告並成為會員以移除所有廣告。
1814年,"被毀的事實",來自 wreck(動詞)+ -age。"被毀物的殘骸"的意思來自1832年。
也來自:1814
大約在1500年,「摧毀,導致(結構物)破壞」的意思開始出現;到了1570年代,則用來指「使(航行中的船隻)失事」。這個詞最初來自於wreck(名詞)。其不及物用法「遭遇船難」出現於1670年代,而「收集殘骸」的用法則是在1843年。相關詞彙包括Wrecked(過去分詞)和wrecking(現在分詞)。而拆除用的起重機wrecking-ball則出現於1947年。
名詞中表示行爲、過程、功能、狀態的詞綴,源自古法語和法語 -age,源自晚期拉丁語 -aticum,原爲中性形容詞後綴,源自原始印歐語 *-at-(拉丁語 -atus 的詞源,表示第一類動詞的過去分詞後綴)+ *-(i)ko-,次要後綴,用於形容詞的構成(參見 -ic)。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wreck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