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ne 的詞源
shine(v.)
中古英語 shinen,源自古英語 scinan “散發、發出或放射光線; 輝耀、閃耀、照亮”,用於人,“顯眼”(第一類強動詞; 過去式 scan,過去分詞 scinen)。這被重建爲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skeinanan(源頭還包括古撒克遜語和古高地德語 skinan,古諾爾斯語和古弗裏西亞語 skina,荷蘭語 schijnen,德語 scheinen,哥特語 skeinan “發光,出現”),可能源自原始印歐語根 *skai- “發光,閃耀”(源頭還包括古教會斯拉夫語 sinati “閃光,發光”)。
用於光滑或拋光表面,“閃耀,反射光線”,晚期古英語。用於人、面容,“皮膚白皙,美麗”,約1200年。中古英語中也用於形容晴朗星空的夜晚。及物動詞“使發光”的意思來自1580年代; “擦亮(靴子)”的意思來自1610年代。相關詞彙: Shined(指鞋油),否則 shone; shining。
shine(n.)
在1520年代,這個詞的意思是「光亮,光輝」,來自於動詞 shine。它最初用來表示「陽光」,並且在1620年代與rain(名詞)搭配使用。後來在1871年,它又被用來指「給靴子上光」。
在美式英語俚語中,monkey-shines 指的是「惡作劇,玩笑」。這個詞有時也用來表示「喜好,偏愛」,例如在take a shine to(「喜歡」)這樣的短語中,這種用法在1830年左右的楊基方言中就有記載。此外,shine up to 意思是「試圖通過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來討好對方」,這個用法出現在1882年。
這個詞在貶義上指「黑人」的用法最早出現於1908年,可能是因為黑人的皮膚光滑,或者另一種說法是因為他們經常被雇來擦鞋。
相關條目
shine 的趨勢
分享「shine」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