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r 的詞源
tear(n.1)
[從眼中流出的液滴] 中古英語 ter、tere,源自古英語 tear、teor,意指「淚水、液滴、蜜露、以滴狀形式蒸餾出的物質」。這些詞的早期形式包括 teahor、tæhher,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tahr-、*tagr-(同源詞還包括古諾爾斯語、古弗里西語的 tar,古高地德語的 zahar,德語的 Zähre,哥特語的 tagr,均意為「淚水」)。這些詞最終可追溯至原始印歐語 *dakru-(同源詞還包括拉丁語 lacrima、古拉丁語 dacrima、愛爾蘭語 der、威爾士語 deigr、希臘語 dakryma)。
複數形式 tears 在14世紀中期開始被用來比喻「悲傷、哀痛」。表達 in tears(「流淚」)的用法出現於16世紀50年代。比喻性表達 tears of blood(「血淚」或「心痛的淚水」)大約出現在1300年左右。Tear gas(「催淚彈」)這個名稱則是在1917年被創造的。Tear-stained(「淚痕斑斑的」)的用法出現於16世紀90年代。
tear(v.1)
[撕裂,強行分開] 中古英語 tēran 意為「通過分解來摧毀;撕裂(動物);將(書籍、衣物)撕成碎片」,源自古英語 teran,意為「強行撕開;撕裂」(第四類強變化動詞;過去式 tær,過去分詞 toren)。這個詞的詞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日耳曼語 *teran(同源詞還有古撒克遜語 terian、中古荷蘭語 teren「消耗」,古高地德語 zeran「摧毀」,德語 zehren,哥特語 ga-tairan「撕裂,摧毀」),而這又源自原始印歐語詞根 *der-,意為「分裂,剝皮,剝離」。
古英語的過去式形式持續存在,直到17世紀在聖經翻譯中出現了 tare,後來被 tore 取代,這來自於古老的過去分詞 toren。「強行拉開」(脫離某種情境或依附)的意義在14世紀初便出現了(如 tear down),因此在1871年出現了 torn between,意指在兩個選擇(欲望、忠誠、愛人等)之間感到撕扯;tear (oneself) away 則意為「不情願地離開」(1797年)。不及物用法「輕易分開、分裂或分離」出現於1520年代。
在古英語中,tear one's hair (out) 表示因悲痛或狂怒而撕扯頭髮。關於 tear into 的用法,請參見 tear (v.3)。印刷媒體中,tear-sheet 指「頁面上有廣告,從出版物中剪下來並作為證明發送給廣告主的頁面」,這一用法出現於1930年。
tear(v.2)
15世紀初,“流淚”,1650年代,主要在美國英語中,“充滿淚水”,源自 tear(n.1)。 相關: Teared; tearing。 古英語動詞 tæherian, tearian “哭泣”未能流傳到中古英語。
tear 的趨勢
分享「tear」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t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