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kwo- 的詞源

*kwo-

也可能是:*kwi-,原始印欧語根,作為關係代詞和疑問代詞的詞幹。

它可能構成以下單詞的全部或部分:cheese(名詞2)「一個大東西」;cue(名詞1)「舞台指示」;eitherhidalgohowkickshawneitherneuterquaqualityquandaryquantityquasarquasiquasi-queryquibblequiddityquidnuncquipquodlibetquondamquorumquotequotidianquotientubiubiquitywhatwhenwhencewherewhetherwhichwhitherwhowhoeverwhomwhosewhy

它也可能是以下詞語的來源:梵語 kah「誰,哪個」;阿維斯陀語 ko,赫梯語 kuish「誰」;拉丁語 quis/quid「在什麼方面,到什麼程度;如何,為什麼」,qua「在哪裡,哪個方向」,qui/quae/quod「誰,哪個」;立陶宛語 kas「誰」;古教會斯拉夫語 kuto,俄語 kto「誰」;古愛爾蘭語 ce,威爾士語 pwy「誰」;古英語 hwahwæthwær,等等。

相關條目

「合適的事物」(俚語),來自烏爾都語 chiz 「一件事」,源自波斯語 chiz,來自古波斯語 *ciš-ciy 「某物」,來自原始印歐語代詞根 *kwo-。1818年被英國人在印度採用,用於「重要的事物」(特別是在短語 the real chiz 中)。

這或許是短語 big cheese 「重要人物」(1914年)的來源,但這是美式英語,可能更屬於 cheese (n.1)。cut a big cheese 作為「看起來重要」的比喻表達,記錄於1915年,特別來自威斯康星州的過大的奶酪輪子,常在19世紀被零售商等作為宣傳噱頭展示。

The cheese will be on exhibition at the National Dairy Show at Chicago next week. President Taft will visit the show the morning of Monday, October thirtieth, and after his address he will be invited to cut the big cheese, which will then be distributed in small lots to visitors at the show. [The Country Gentleman, Oct. 28, 1911]
這塊奶酪將在下週的芝加哥國家乳品展上展出。塔夫特總統將於10月30日(星期一)上午參觀展覽,並在發表演講後受邀切開這塊大奶酪,然後將其分發給展會的訪客。[The Country Gentleman, Oct. 28, 1911]

"在話劇的結尾所說的詞,用於啓示回答性臺詞",始見於1550年代,其起源不明。有一種理論認爲它是 Q 字母的拼寫,16世紀、17世紀在舞臺劇中用來表示演員進入,並當時解釋爲拉丁文 quando "when"(源於 PIE 詞根 *kwo-,是關係代詞和疑問代詞的詞幹)或類似的拉丁副詞的縮寫。莎士比亞的印刷文本將其標記爲 Qcue 。1755年, Cue 成爲“字母 Q”的名稱。

到1880年,其引申意義爲“發言或行動的標誌或提示”。其比喻意義始見於1560年代。1948年,電視編讀者使用的 cue-card 首次出現。

廣告

分享「*kwo-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kwo-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